公元前1046年二月甲子日,周武王陳師牧野,與殷王決戰(zhàn),一日而破紂之國。
因為此役頗具傳奇色彩,從先秦起,與之相關(guān)的傳說就不斷流傳,宋元時期,出現(xiàn)了話本《武王伐紂平話》。到了明朝,久經(jīng)書場和書業(yè)淘洗的家則通過他們恢宏的想象力,創(chuàng)作出了百回本的《封神演義》,講述商周背景下的人間、神界雙重大戰(zhàn)。
在《中國史略》中,魯迅稱《封神演義》“不過假商、周之爭,自寫幻想”,評價不高。然而其“侈談神怪,什九虛造”的面目卻給后世留下了一塊改編沃土,最近上映的《封神:朝歌風云》即為之一。
不過這一回,電影似乎有意另辟蹊徑,試圖在神魔背景下,講述一個“人”的故事。
01紂王,有魅力的壞人
《封神演義》是一個昏君明君、忠臣奸臣的故事,它是明朝人感興趣的事情,今天觀眾可能已經(jīng)不太在乎了。電影《封神》拋卻了古老的敘事模式,轉(zhuǎn)而以親情為主導,并設(shè)置了兩組對照關(guān)系——紂王殷壽及其兒子殷郊、姬昌及其子姬發(fā)。
《封神演義》中姬發(fā)的出場其實很晚,電影卻將姬發(fā)變成了絕對主角,且為了制造姬發(fā)與殷壽的沖突,將原本質(zhì)子的身份從伯邑考換給了姬發(fā)。姬發(fā)幾乎是在殷壽的教導下成人,殷壽成了他精神上的父親。因此,紂王必須有一個全新的形象。
此前的影視作品中,紂王一直是暴君的代言人,形象大多都很單薄。這樣的人顯然無法贏得姬發(fā)的追隨。
所以電影開篇就讓紂王上了戰(zhàn)場,展現(xiàn)他驍勇善戰(zhàn)的一面。在與臣子、質(zhì)子的角逐中,又讓他憑借高超的管理,甚至是“PUA”能力,大獲全勝,加上費翔的外形加持,他成了一個“有魅力的壞人”——想要呈現(xiàn)他作為“人”的一面,那就不能只有壞。
事實上,這反而是符合歷史原型的。
歷史上并沒有明確的證據(jù)表明紂王是一個暴君,反而有很多證據(jù)顯示他是一個有作為的君主。比如《史記·殷本紀》中就是這么描述他的:“帝紂資辨捷疾,聞見甚敏;材力過人,手格猛獸”。
紂王確實是一個能力非常強的人。他進行了積極的改革,用兵也取得了一些成績,甚至文采、智識也非同小可——“知足以距諫,言足以飾非”(《史記·殷本紀》)。他的這些能力在后來也被傳頌,甚至被夸大,說他能拉住九頭牛、能把鐵鉤抻直、把鐵棍融化。
就連《封神演義》的里也多次提到過紂王的勇武:他剛出場的時候,御花園飛云閣有一條大梁塌了,他托梁換柱展示出非凡的神力(這個情節(jié)在史籍上也是有原型的)??梢哉f,紂王本人的形象是非常吸引人的。
那么他為什么會被塑造為今天這么一個暴虐無道的形象呢?民國時期的歷史學者顧頡剛專門做出過解釋,他的一篇名為《紂惡七十事的發(fā)生次第》的文章,相當于整理了紂王的罪狀統(tǒng)計表。
實際上紂王的罪狀并不是在當時就那么多,而是在數(shù)千年來的流傳中,慢慢被加到他身上的。
周武王姬發(fā)應(yīng)該是最了解紂王的人,但他在征討紂王的時候也就只找了五條罪狀——一是酗酒;二是不用貴戚舊臣;三是重用小人;四是聽信婦言;五是荒廢祭祀。酒池肉林、剖腹挖心,都沒有。如果說紂王真有這些罪狀,周武王能不說嗎?實際上這些東西都是秦漢時期才流傳起來的,已經(jīng)過了800多年了。
《論衡》里有一句話:“紂之不善,不如是之甚也。是以君子惡居下流,天下之惡皆歸焉。”就是說紂王的惡沒那么厲害,但因為他是亡國之君,所以大家把惡都歸到他身上去了。
這其實這是君主時代的一種話語體系,是說給皇上聽的——不要成為暴君,會亡國的,暴君的反面是明君,你最好成為明君。
另一方面它也是老百姓的一個想象。民間文學有個概念叫“箭垛式人物”,就是說這種人物好像一個靶子,大家把所有的東西都安插到他身上。諸葛亮就是一個箭垛式人物,草船借箭、空城記都不是他的謀略,但人們在口口相傳之中把這些智慧的故事都賦予他了。紂王也是個箭垛式人物。
02 妲己只是紂王欲望的投射
在刻畫殷壽的魅力之外,電影《封神》也試圖讓他的惡變得更立體。歷史上,紂王殷壽是正常繼位的。但在電影中,他被塑造成了一個野心家,為了權(quán)力殺死了自己的哥哥和父親。妻子姜王后不滿他的種種行為,前來勸諫,并意圖殺死妲己,最后反被妲己殺掉,他對此也無動于衷。
妲己與紂王向來是相伴相生的,或者說,她與紂王的惡是相伴相生的。即便影視劇中妲己的形象已經(jīng)有過多次改編,力圖使她不只是一個“狐貍精”,但她留下更多印象的,似乎仍然是“紅顏禍水”,用美色與法術(shù)操縱紂王,使得原本的一代明君變得荒無道。
顯然,今天再用這樣一套敘事是行不通了。
電影《封神》中的妲己,是冀州侯蘇護的女兒,蘇護因“永不朝商”的大不逆行徑被殷壽帶兵征討,最終斬殺于冀州城下,妲己為追隨父兄,以死明志。就在這時,被殷壽之血解除封印的九尾白狐,順勢附身妲己,她于是又“活”了過來,最終被當做戰(zhàn)利品帶回了朝歌。
還未成為商紂王的殷壽發(fā)現(xiàn)妲己的舔舐有助傷口恢復,決心利用她的法術(shù)登上王位。在影片中,即使已經(jīng)幻化成人形的白狐,未脫離,不是妖怪,更像寵物。它作惡的原因也很簡單,為了報恩。
紂王從一開始就沒有被蠱惑。電影里有這樣一個情節(jié),比干、殷郊等人把妲己弄到了神廟里,逼著她現(xiàn)出原型,希望紂王能認清妲己的真面目。但紂王眼見著比干被挖心,也明知妲己是妖的情況下,仍然說:“你們說她是妖,我還說她是祥瑞呢?”
除了維護妲己,紂王的這一說辭,其實還有另一重意思。
白狐(或九尾狐)從先秦開始一直就有兩重身份、兩個象征意味:一個是能害人的妖獸,另一個則是祥瑞之獸。
《尚書大傳》中記載:“文王拘羑里,散宜生之西海之濱,取白狐青翰獻紂,紂大悅?!边@個故事是說,周文王被紂王抓去關(guān)了之后,西岐想要把他贖回來,就四處搜集金銀財寶和珍禽異獸,找到了一只白狐和一只青色的野雞,送給紂王之后,紂王非常高興,就把周文王放了。
在紂王心里,當然認為自己是得到了祥瑞,而肯定不是一只妖獸。
還有一個傳說:大禹因為忙于治水,年紀很大了仍未婚娶,他很焦急,這時有一只九尾狐出現(xiàn)在他眼前,大禹非常高興,認為這是即將成家立業(yè)的象征,后來他果然娶了涂山氏之女。
白狐或九尾狐代表祥瑞的說法,一直延續(xù)到漢代甚至南北朝時期,如果一個地方出現(xiàn)九尾狐,就意味著就上天表彰君王,認為這個君王是有德行的。
《瑞應(yīng)圖》說“九尾狐者,六合一同則見”,這東西不僅是祥瑞,等級還相當高。所以殷壽看到白狐就說這是祥瑞,其實是他心理的一個投射,他想成為天下的王嘛!
不過,和祥瑞并行不悖,白狐也象征著妖異,它是一種妖獸。《山海經(jīng)》里有一座山叫青丘之山,青丘之山有一種怪獸,名叫九尾狐,叫起來像小孩哭,還會吃人——顯然,這是一種妖獸。
對妖獸的恐懼和距離感,一直從漢代延續(xù)到《聊齋志異》。變成美女來害人,是這種妖獸常見的手段。妲己是九尾狐所化,迷惑紂王以致亡國的故事,歷朝歷代都有人講,大體上差不多,只是詳略有別。
南北朝時期,妲己是九尾狐變身的故事甚至進入了童蒙讀物《千字文》中:“一入朝歌,捉得紂,殺之。捉得妲己,付與召公,令殺。召公見其姿容端正,一嘆而百美,不忍殺之。留經(jīng)一宿,太公謂召公曰:‘紂之亡國喪家,皆由此女,不殺之,更待何時!’乃以碓剉之,即變作九尾狐貍。”(日本京都大學圖書館藏北朝李暹注《纂圖附音增廣古注千字文》)
白狐身上為什么有這兩個相反的象征?可以留給學界去討論,不過,它確實呈現(xiàn)了中華文化的復雜性。
有趣的是,大概統(tǒng)計一下就會知道:認為它是祥瑞的,往往是帝王,是一種需要;而認為它是妖獸的,往往是老百姓,是一種民間對自然界動物的敬畏或恐懼。電影正好把這個復雜性傳達了出來,同時也在某種程度上為妲己正了名:祥瑞亦或妖異,全由紂王決定,她不過是紂王欲望的一個投射罷了。
03 渴望親情,卻只得到了權(quán)力
電影《封神》沒有臉譜化紂王的惡,反而給它安排了來由。作為家中不受寵的小兒子,殷壽自小被區(qū)別對待,沖鋒陷陣危險的事情他去,富貴榮華享樂的事情都留給哥哥。眼見著王位也是要傳給哥哥了,他這才鋌而走險,借妲己之手,控制哥哥殺死父親,奪得王位。
殺掉父親登上王位后,殷壽也并沒有安心,而是擔心自己將會遭遇同樣的命運。這時的殷郊其實對父親充滿了崇敬,甚至愿意替父自焚。但在殷壽看來,他的兒子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奪權(quán),也就是為“弒父”做準備。
殷壽陷入了盲目的自憐,既得不到父親的愛,也無法獲得兒子的愛,甚至發(fā)妻也來勸諫他。他想到的解決方案是,求神問道以長生不老,并牢牢握住權(quán)力。然而這之后,他的恐懼其實在一步步應(yīng)驗。
在看到父親公然維護狐妖后,殷郊幡然醒悟,決心要殺掉父親及妲己,為母報仇。這一改編明顯借鑒了話本《武王伐紂平話》,在那版故事中,妲己害死了姜王后,殷郊就此走上了反對妲己和紂王的道路。
之后,他在浪子神廟中得到了浪子神的幫助,被賜予了一把名為“破咒之斧”的大斧,專門用來殺他父親。殷郊因此成了武王伐紂的急先鋒,他懷著對父親以及妲己的刻骨仇恨,誓要為母報仇,最后親手砍掉了紂王的腦袋。
《武王伐紂平話》中的殷郊
這個故事今天聽起來也是很震撼,在封建時代,就更挑戰(zhàn)了當時的正確。所以在《封神演義》里,為了使他最后回歸到父親這一派,就給殷郊添了一個兄弟殷洪,并一步步合理化他的行為。好在電影《封神》沒有回避殷郊的“弒父”,并不追求一種刻意的正確。
其實,殷壽也有過一些真情流露的時刻。
電影里,當他和姬昌以父親的身份對峙時,羨慕于姬昌的兒子為保護他死去,而自己的兒子只想著殺掉自己,又痛苦于自己兒時的回憶,認為父親不愛自己。只是他很快便恢復了王的本色,對吃下了肉餅的姬昌說:“你嘗不出他的味道嗎?”
《封神演義》里,姬昌善于未卜先知,為了騙紂王,明知面前的肉餅是用自己兒子的肉做的,仍吃了下去。
這在歷史上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化轉(zhuǎn)折的標志,“文王食子”促使了周推翻商所崇尚的鬼神文化,決心建立倫理社會,也直接決定了中華文明的走向——“敬鬼神而遠之”,從原始走向人文。
殷壽造就了周圍人的悲劇,自己卻也終究成為一個悲劇。殷郊死后,他向姬發(fā)承諾,只要取來姬昌的項上人頭,就會立姬發(fā)為太子,成為自己真正的兒子??上⑽慈缭?,姬發(fā)最終不僅沒殺姬昌,還把利劍刺向了他。因權(quán)力放棄親情的殷壽,試圖用權(quán)力換回親情,注定只能以失敗告終。
封神系列故事向來都以獵奇取勝,人們更耳熟能詳?shù)氖墙友?、申公豹、哪吒……在商周之?zhàn)中輔助兩派奪權(quán),各顯神通,“人”反而在其中隱身了。電影《封神》的難得之處在于,在一個恢弘的背景之下,挑選了一個巧妙的角度,去講了一則關(guān)乎親情的、人的故事。
這實際上也拓展了封神故事的邊界,《封神演義》本質(zhì)還是借神魔幻想書寫人間,人才是核心。電影《封神》領(lǐng)悟到了這層內(nèi)核,又用現(xiàn)代視角重塑了這個故事。于是,懸浮著的“神話”落了地,最終回歸了“人話”。
作者簡介:李天飛,知名作家、學者。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學碩士,曾任中華書局文學室編輯,中國詩詞大會1-9季命題專家。著有《號令群神:李天飛封神筆記》《三千六百年封神紀》等。
*本文依托與李天飛老師的采訪實錄完成整理撰寫,文章經(jīng)李老師審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