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標題:【奔流文化·閑譚】中國人何時開始合餐的?魏晉畫像磚《宴樂圖》告訴你答案
嘉峪關魏晉壁畫磚《宴樂圖》
“今日良宴會,歡樂難具陳。彈箏奮逸響,新聲妙入神。令德唱高言,識曲聽其真?!?/p>
這幅畫像磚以朱色勾勒磚面四周以作邊框,畫面左側(cè)有四男子并排跽坐于連榻上,桌上擺滿了各色美食。后三人拱手,為首的前一名左手攤開伸向一旁的樂師,似在示意;兩名樂師席地跽坐在右方,正演奏樂器,分別在吹豎笛、彈阮咸。
所謂“跽坐”是指兩膝著地,小腿貼地,坐在小腿及腳跟上。這種坐姿還是挺難的,一般人還坐不習慣,坐久了的話,不免腰酸腿疼。
四位客人并排連坐,享受美食,說明在當時,飲食上的合餐制在民間已經(jīng)開始出現(xiàn)了。和后世的飯局來比,似乎只是差了把椅子。
勿慌,椅子正在發(fā)明的路上。
我們所說的真正的椅子,一直等到唐宋的時候才逐漸出現(xiàn),在此之前并沒有椅子。據(jù)文獻記載,椅子的名稱始見于唐代,而椅子的形象則要上溯到漢魏時傳入北方的胡床。
據(jù)西漢劉歆《西京雜記》記載,當時已經(jīng)出現(xiàn)了胡床,同時禪床等家具的傳入以及民族的融合,人們生活方式也逐漸從席地而坐轉(zhuǎn)變?yōu)榇棺愣?/p>
胡床
到了東漢漢靈帝時期,據(jù)《后漢書 五行志》記載:“靈帝好胡服、胡床、胡坐、胡飯、胡箜篌、胡笛、胡舞, 京都貴戚皆竟為之?!睗h靈帝對胡床非常喜愛,導致京城貴族也紛紛效仿。不過,此時的胡床僅僅是供貴族使用,還沒有普及到尋常百姓之家。
敦煌285窟西魏壁畫·帶腳踏的扶手椅
扶手椅稍顯笨重,這時便出現(xiàn)了“筌蹄”。這種兩端大,中間細,形如細腰鼓的坐具造型可以從敦煌295窟的一幅壁畫中看到。筌蹄從南北朝流行,多以竹藤編織而成,這種器物早在戰(zhàn)國時就出現(xiàn),最初并非用為坐具,而是和捕兔用的籠子。筌蹄可以說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坐墩,后世的坐墩借鑒于此。
敦煌295窟人字坡西坡佛母摩耶夫人筌蹄
筌蹄
到了隋唐時期,榫卯、家具、建筑同時發(fā)展迅速,木構(gòu)建筑精密堅實。這一時期的“胡床”受到少數(shù)民族風俗習慣的影響,改名為“交椅”或“交床”。由于唐玄宗經(jīng)常外巡,需要便于攜帶且可歇息的坐具,便命人對胡床進行了改造,增加了靠背等部件,使其具有了依靠功能。
到了唐代還出現(xiàn)了月牙凳,其腿部做大的弧線彎曲,配以精致的雕刻花紋、華美的彩穗以及編織的坐墊等,既美觀又舒適,與體態(tài)豐腴的貴族婦女形象渾然一體,風格情調(diào)極為和諧。
實用且美觀的桌椅家具,大大提升了人們用餐舒適度,同時也更有利于聚餐。
道理不難理解,使用新式家具之后,如果還沿用分餐制,每人一張桌子、一把椅子,不僅浪費家具,而且占據(jù)了很大空間,也不熱鬧。就這樣,人們逐漸聚攏在一張桌子邊吃飯。
唐朝時期開始出現(xiàn)一種分餐、合餐混合的餐制。
具體來說,就是一桌人圍坐在桌前,按照自己的喜好拿取桌上的食物,但用餐時用的是各自面前的食盤,感覺有點像是現(xiàn)在的自助餐。
宋徽宗 趙佶 文會圖 現(xiàn)藏臺北故宮博物院
宋徽宗繪的《文會圖》便呈現(xiàn)了北宋時期文人雅士品茗雅集的一個場景。地點應該是一座庭園,旁臨曲池,石腳顯露。四周欄楯圍護,垂柳修竹,樹影婆娑。樹下設案,案上擺設有果盤、酒樽、杯盞等。位文士圍坐案旁,或端坐,或談論,或持盞,或私語,儒衣綸巾,意態(tài)閑雅。
竹邊樹下有兩位文士正在寒暄,拱手行禮,神情和藹。垂柳后設一石幾,幾上橫仲尼式瑤琴一張,香爐一尊,琴譜數(shù)頁,琴囊已解,似乎剛剛彈奏過。
大案前設小桌、茶床,小桌上放置酒樽、菜肴等物,一童子正在桌邊忙碌,裝點食盤。茶床上陳列茶盞、盞托、茶甌等物,一童子手提湯瓶,意在點茶;另一童子手持長柄茶杓,正在將點好的茶湯從茶甌中盛入茶盞。床旁設有茶爐、茶箱等物,爐上放置茶瓶,爐火正熾,顯然正在煎水……
正是在宋代,飯局真正成為了一種社交手段,一桌人一起吃飯、聊天成為了促進感情、活躍氣氛的最佳場合,這種糅合了人情世故的合餐制也就一直流傳了下來。
文丨奔流新聞記者 劉小雷
(奔流新聞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