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段時間中亞五國元首到西安,很是掀起了一場絲綢之路的知識普及熱,但是絲綢之路第一橋在哪里,你知道不?
周末有雨,進不得山,就游渭水,首選咸陽古渡,導航咸陽古渡博物館,半個多小時的路程。
好長時間沒有到咸陽玩了,咸陽城的東邊變化還是挺大的。過了清渭樓后,古渡博物館就在眼前了。
“八水繞長安”,其中兩條河入了“關中八景”,一是“灞柳風雪”,二是“咸陽古渡”?!跋剃柟哦蓭浊辍保且_切指古渡口在哪里,卻又你言我語的說不清楚,咸陽古渡博物館,還是有必要的參觀的。
渭河橋與咸陽渡
當中國第一個大一統(tǒng)的帝國秦建立的時候,咸陽就被世人熟知:山南水北曰陽。咸陽城位于北山之南、渭河之北,“咸(全,都)”是陽,故名咸陽。
秦人在渭河上架設橋梁,“渭水貫河,以象天漢,橫橋南渡,以法牽?!薄N鳚h建立后,中心從渭河之北移到了渭河之南,"咸陽古渡"更加的熱鬧了。
渭河有東渭橋、西渭橋和中渭橋三橋,古代的渭河渡口大都依橋而設,以取地利和橋梁之不足。
東渭橋是漢景帝劉啟在高陵縣耿鎮(zhèn)旁渭河上建的,西渭橋(也稱便橋或便門橋)是漢武帝在渭河東岸馬家寨與曹家寨兩村之間的文王嘴附近建起的,歷史最悠久的就是秦昭王始建的中渭橋,在今渭城區(qū)窯店鎮(zhèn)南的東龍村。
當張騫開辟了絲綢之路后,西渭橋就成為絲綢之路的第一橋,渡口就是絲綢之路第一渡。
王維有詩:“渭城朝雨浥輕塵,客舍青青柳色新,勸君更進一杯酒,西出陽關無故人?!?/p>
溫庭筠有詩:“咸陽橋上雨如懸,萬點空濛隔釣船。還似洞庭春水色,曉云將入岳陽天?!?/p>
杜甫有詩:“爺娘妻子走相送,塵埃不見咸陽橋?!?/p>
李商隱有詩:“京華庸蜀三千里,送到咸陽見夕陽?!?/p>
渭河渡口上周文王迎娶過殷王的小女兒,渭河邊便橋上李世民和頡利可汗結過盟,橋上也走過帶著楊玉環(huán)倉皇而逃的唐玄宗,但是更多的確是求名求利的商賈。
絲綢之路上往來長安的商旅、馬幫、駝隊必在這里歇腳。橋頭兩岸,販夫走卒,人馬喧鬧,歌舞升平,一派繁榮。
咸陽古渡遺址博物館
2002年修建咸陽湖時,意外發(fā)現(xiàn)了一段舊河堤遺址,在河床上考古發(fā)掘,發(fā)現(xiàn)大量的柏木樁和鑲嵌在臺階上的鐵環(huán)、鐵柱、鐵錨等歷史遺物。
還發(fā)現(xiàn)一塊石碑,碑額刻有“咸陽縣新修河岸之記”九字,而且篆額還是大名鼎鼎的王九思。
通過考證,此處遺址為明清咸陽古渡遺址,也稱“渭陽渡”,這里正對著咸陽城的渭陽門。
明洪武四年(公元1371年),咸陽城西遷到渭水驛,明嘉靖年間咸陽古渡口處始建有一座木橋,古橋遺跡在隱沒百年后,2001年重現(xiàn)世間。
當時的咸陽渡以舟為浮橋,歲可常通。其后冬春有橋(其費由糧賦項下開支,作正報抵,歲不得過三千元),夏春仍以舟渡。通隴通蜀,過客眾多,欸乃之聲徹夜不息,為秦中第一渡。
現(xiàn)在的咸陽古渡遺址博物館就是在渭河"咸陽古渡"原址上建設,通過古渡遺址展示、120余件文物陳列和模擬場景再現(xiàn)等方式,真實展現(xiàn)咸陽古渡的歷史發(fā)展和變遷。
古渡遺址博物館三個主題: “古渡追憶”、“古渡遺址”、“古渡印象”。介紹了咸陽古渡幾千年的歷史沿革、商貿活動、民俗風情等。
這些文物中,唐代鏨花金執(zhí)壺、三彩單峰駝、三彩胡人牽馬,以及漢代高腳杯等珍貴文物,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古代絲綢之路商貿的繁榮。
不過,遺存的清代石堤、渡口的木樁卻是值得細細觀察的。
現(xiàn)在古渡遺址博物館帶上身份證,或者網(wǎng)上預約后就可以免費參觀,基本一個小時內就可以參觀完。
博物館還可以定時觀看10分鐘長的小電影《咸陽古渡幾千年》。
咸陽古渡新廊橋
從古渡博物館下來到咸陽湖邊,有很多游船。以前是忙于生計的渡船,現(xiàn)在是休閑閑逛的游船,可見人們生活是越來越愜意了。
沿著水邊往走上幾百米,一橋飛跨南北,這就是“咸陽古渡廊橋”。
古渡廊橋為鋼混結構,全長748米,寬14米。一層供游人、市民徒步通行,二層則為休閑觀景平臺。
這座橋是休閑之橋、文化之橋,站在橋上望咸陽城,又是一番景致。
遠望渭河兩岸高樓林立,近看渭河之水清波泱泱。河面飛馳的快艇,蕩起層層漣漪,水面的清風,撩起陣陣涼意。
古渡廊橋北入口兩側矗立著十幾座秦國名人雕像,扶蘇、呂不韋、蒙恬、商鞅、白起、王翦、王賁、司馬錯、章邯、李斯、張儀、范睢、羋月一一讓人們回想當時的歷史風云。
漫步廊橋,仿佛穿越古今,一尊尊雕像就是一部無聲的史書。
二層上休閑觀景平臺,有圖書館、科技館和文化館。
我原以為這里都是用來商業(yè)用的,沒有想到,這些絕佳的商業(yè)用地,卻被咸陽人用來做文化用地,潤心閣:書香潤心之意,是咸陽圖書館的分館,用來讀書;天籟閣:音韻天籟之意,是音樂廳。
坐在渭水之上,讀書聽音樂,也只有幸福的咸陽人了。
說實話,這可能是最有品味的城市設計者才能做出來的事情,現(xiàn)在很多城市規(guī)劃都太急功近利了。
整理“關中八景”的清朝人朱集義,是這樣寫咸陽古渡的:
長天一色渡中流,如雪蘆花載滿舟。
江上丈人何處去,煙波依舊漢時秋
我也有詩:
渭水悠悠千古流,為名為力氣咻咻。
寧做廊橋自在客,閑看水天一沙鷗。
信步荒野,訪路探幽,鄉(xiāng)俗俚語,負暄問道。走向山林鄉(xiāng)野,探索身邊美景,感受民情風俗。歡迎關注,歡迎轉發(fā)。